在这里输入描述
可用性测试理论讲了几十年了(是的,真的有几十年了),但现在在企业里落地面临的问题是,传统可用性测试周期长,见效慢,对业务的价值不够直观。
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按最基本的定性研究方法论,招募5~7个真实用户进行需求访谈或者可用性测试:
按上述一个最简单的定性用户研究过程,短则一周,长则两三周过去了。通过这种方法去观察用户,挖需求找机会点,时间和人力的耗费都太大,难以在企业中落地。什么?找用研部门来做?可以,等排期吧,下个月或者下个季度再说。
传统的定性用研方法、可用性测试方法,最大的问题是在现在的企业环境中难以落地。现在实际业务流程中的需求是:
● 【快捷、持续】能持续的、快速的获取用户洞察,来持续支持产品决策;而不是几周一个研究报告。
● 【深入、洞察】不止是需要数据,而是需要背后的洞察。不是看到现象就够了,还要看到背后的原因和动机。
● 【直观、细节】在市场上的产品、服务都越发成熟的情况下,越是产品团队能捕捉到细微用户行为和观点的差别
在企业真实的工作节奏下,真正能落地的用户洞察方法,其实是线上无主持的可用性测试。真正解放了产品和设计人员的时间,快速、持续的获取用户洞察。
实际上按可用性测试的实施方式,线上 or 线下 + 有主持 or 无主持,可以分成四种实施方式。过去大家讲的多的,大多是线下有主持的实施方式,这种方式不是不好,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地。线上无主持的实施方式 更快捷、成本更低,能快速拿到结果,为产品设计提供决策依据。
线上无主持可用性测试,具体来说就是:通过专业的线上平台,批量招募真实用户,然后让他们自助的、无主持的自行完成访谈、可用性测试等;最后产品和设计团队,通过观看录音+录屏的形式来进行分析。
这类平台叫做用户研究平台(UXR,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Platform)。即不再需要你逐个邀约,逐个访谈、逐个实施测试,而是设置好你的访谈或者测试任务,让平台工具自动收集,甚至自动分析。
在北美,UXR平台已经很成熟了,代表性的有UserTesting、UserZoom、Maze等。北美很多产品团队已经把线上无主持的 User Test 作为标准的设计环节,所有设计方案都需要经过用户测试,来进行快速验证,有的团队是有专业的UXR用研团队来执行,也有的是设计师、产品经理自己进行。
遗憾的是,哪怕User Centered Design已经被提出几十年,UXR平台在北美已经出现五六年,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标准流程,但在国内的企业环境里,真正在实践这种持续的用户测试方法的,还是屈指可数。
其实所谓的可用性测试的落地没那么玄乎,无非就是让坐办公室的我们能够便捷、持续的真正看到用户的行为,真正听到用户的声音,观察到用户与产品的真实交互过程,帮助我们改进和迭代。群声(http://www.qunsense.com)是支持国内用户的可用性测试平台,国内的从业者们也可以便捷的实施线上无主持可用性测试了。
拿一个真实的案例,详细讲解怎么用群声来实施在线可用性测试
这里我们拿一个 教育类游戏App 来举例:
1.现在群声上,创建一个手机App的项目
2、创建你想让用户在试玩过程中,完成的任务、目标、流程等;也可以设置想让用户回答的问题,定性定量的均可。
3、筛选要招募的目标用户,按您自己产品真实的用户画像来筛选,比如这个产品是要求 年龄在什么区间,有过什么其他类型产品的使用经验等。群声平台会把这个调研项目推送给符合画像的用户。可以按人口统计学标签筛选,也可以自定义筛选条件
4、通常几个小时就可以收集到真实的用户视频了。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是晚上20:53分发布的,基本上三个小时左右,就收集到了5条真实用户的使用过程。非常方便,再也不需要逐个邀约,逐个访谈、逐个实施可用性测试了。。
5.点进视频就可以看到用户的真实使用过程了,看到他们是怎样游玩的,还能听到他们「出声思考」的内容。旁边还能自动生成逐字稿,大幅提升了后续分析的效率。发现了什么明确的问题点、机会点,还可以直接打上时间戳,分享给同事,比如发给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研发等。
这里我们把一个这个项目的调研案例发出来,电脑上点进去就可能看到真实用户的完整可用性测试的过程。大家可以看下效果。
https://insight.qunsense.com/#/TouristVideo?id=ep1m44j6jipo
通过观察用户的真实交互过程,以及听到他们口述的感受、想法、困惑,可以很直观的分析:
群声(http://www.qunsense.com)现在可以支持免费试用,如果是在职的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用研等,可以直接找客服申请免费使用额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