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输入描述
Don Norman在1986年就提出了UCD(User Centered Design)的概念,他在回答「什么是User Centered Design」时就说到,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,其实就是要观察用户,观察人在真实环境下到底是怎么做的,通过观察找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,并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核心是「观察用户」:
……然后根据你的观察进行分析,本质问题是什么、本质的需求是什么、痛点是什么、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满足他的需求。
Don Norman说即使他有几十年的观察人、分析人的经验,他也总是“错”的,因为用户的行为总是超出他的想象,用户的行为总是出乎意料,所以每个产品经理、设计师都需要不断地观察用户、观察用户的行为、用户的感受,分析背后的问题成因,并给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。
其实用户研究无非是通过各种方法去理解用户,但我认为最有用的的还是直接观察用户,直接看他是怎么操作的、怎么完成某件事的,并尝试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、这么做下来的感受、他希望得到哪些帮助等。
但在大家的实际工作中,要真正实践观察用户还是挺困难的: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符合画像的用户;逐个邀约用户、逐个做用户访谈、逐个做可用性测试,费时费力。等这一套流程搞完,可能几周都过去了。大家作为坐办公室的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运营,自身也没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去真正观察用户,也很少有公司能给出这样的时间和资源来「观察用户」。
但现在有了新的办法:「群声」为代表的用户洞察平台,可以在几小时内,招募到真实用户,收集到用户使用某个产品的真实录屏+录音,让产品经理、设计师能便捷的观察到用户的行为,听到他们的感受,挖掘需求和机会点。
这类平台叫做用户体验研究平台(UXR,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Platform)。即不再需要逐个邀约,逐个访谈、逐个观察,而是设置好你的调研任务,让平台工具自动收集,甚至自动分析。
……这里我们拿一个 教育类游戏App 的真实案例来举例,通过群声平台,获取用户的真实使用视频,让我们观察用户的行为,分析背后的需求和机会点。
1.可用性测试平台上,先创建一个手机App的项目
2、创建你想让用户在试玩过程中,完成的任务、目标、流程等;也可以设置想让用户回答的问题,定性定量的均可。
3、筛选要招募的目标用户,按您自己产品真实的用户画像来筛选,比如这个产品是要求 年龄在什么区间,有过什么其他类型产品的使用经验等。群声平台会把这个调研项目推送给符合画像的用户。可以按人口统计学标签筛选,也可以自定义筛选条件
4、通常几个小时就可以收集到真实的用户视频了。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是晚上20:53分发布的,基本上三个小时左右,就收集到了5条真实用户的使用过程。非常方便,再也不需要逐个邀约,逐个访谈、逐个实施可用性测试了。。
5.点进视频就可以看到用户的真实使用过程了,看到他们是怎样使用的,还能听到他们「出声思考」的内容。旁边还能自动生成逐字稿,大幅提升了后续分析的效率。发现了什么明确的问题点、机会点,还可以直接打上时间戳,分享给同事,比如发给研发、运营、产品经理、管理者等。
这里我们把一个这个项目的用户洞察案例发出来,电脑上点进去就可能看到真实用户的真实使用过程。大家可以看下效果。看看你能分析出哪些需求和机会点。
https://insight.qunsense.com/#/TouristVideo?id=ep1m44j6jipo
其实需求分析没那么玄乎,就像Don Norman说的,就是观察用户,观察他的行为,他的感受,从设计者的角度找到问题的根源,给出创新型的解决方案。一切都从观察用户做起、练起。